读,学生想象画面,再现诗境。师:(音乐)孩子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杜甫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请仔细听老师朗读,认真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 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听到了……依据学生回答,师相机总结:你们看到了杜甫或彷徨在戍鼓楼下,或追寻在边秋的古道上;听到了鼓声、雁声;甚至有同学看到了杜甫深夜思念弟弟辗转于床上,看到了杜甫寒夜批衣望月……此刻,在杜甫的心中有的只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课件出示,学生引读。) 6、还原故乡明月情景,进一步把握诗人思弟之心。师:在苦苦思念胞弟的诗人眼中,本来夜夜一样洁白的霜露,为何今夜偏偏显得格外苍白?本来到处一样的月亮,为何今夜偏偏只有故乡的月亮最明亮? (引导学生想象在杜甫记忆中的故乡,那轮明月之下会出现什么画面,音乐起,学生书写片断。) 学生汇报交流 7、打破月满人圆的画面,再次走进诗人月夜思弟的情境。师:是啊,杜甫记忆里的故乡,曾经的故乡真是情意融融,手足之情,情真意切。这真是一幅月满人圆的画面。然而,此时此刻,今夜这美好的画面能重现吗?那家人团聚一起举杯邀月,彻夜长谈不会再有了,有的只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学生齐读)那草原之上,兄弟们扬鞭奔驰不会再有了,有的只是: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学生齐读) 师:(音乐起)同学们,由于战乱,使杜甫的家人无法团聚,书信无法传递,生死无法知晓,怎么不让人思,不让人愁,不让人忆。因此在杜甫的眼中,今夜的霜露它就是如此的(白);在杜甫的心中,故乡的月亮就是如此的(明)。学生再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师:是啊,那戍鼓楼上的点点鼓声,那边秋之上的阵阵孤雁之鸣,更使诗人愁上加愁,思上加思。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中,走进诗人那颗兄弟离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难卜的忧愁、思念之心。六.《月夜忆舍弟》诵读比赛阅读: 754 次录入: lhzxj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