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不同家庭结构的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介绍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doc  |  页数:15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果这时候父母亲很民主,给予子女更多的关心、支持和指导,这会让子女体验到更多的父爱母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但父母亲采取拒绝、过度保护等不良的教养方式,中学生体验到更少的主观幸福感。首先,因为在父母的溺爱下成长的孩子, 习惯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日子,所以,容易养成自负的性格。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得不到相应的帮助,就会产生沮丧、抱怨等负面情绪,所以主观幸福感会受到影响。其次,拒绝也会对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这会降低孩子的自信心,因为父母的冷漠、无视会让孩子产生消极认知(因为自己不够好, 所以父母才不喜欢自己)。当他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如果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鼓励,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焦虑和自卑,从而大大降低他们对主观幸福感的体验。 4.4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线性回归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父母教养方式的因子“情感温暖父亲”和“过度保护父亲”对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预测性,情感温暖父亲包含有父亲对中学生的教养方式中采取的鼓励、赞美、关心、支持的程度。从该因子包含的因素可以看出,在中学生遇到困难、烦恼或做错事时,父亲能否及时给予帮助、关心、理解,以及在中学生表现好时能否及时给予鼓励、赞美等都会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体验。如果及时给予,中学生就会感受到积极的内心体验,而这些积极的内心体验会增加其主观幸福感;如若不能,则感受到的就是消极的内心体验,而这些消极的体验又会降低其主观幸福感。因此, 情感温暖父亲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有强烈的预测能力。另外,过度保护父亲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也有不可磨灭的影响。父亲太过于干涉孩子的自由、把孩子看得太紧、过分担心孩子做的任何事会使孩子感受到被束缚、失去了自主的权利,毕竟处于中学时期的孩子,生活上基本能够自理,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能力。而且这一时期他们生理和心理上已经逐渐成熟,所以作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