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父母的孝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物质上的赡养当然也是必要的,但必须是以内在的孝心为基础,只是形式上的供养那算不得真正的孝。《礼记· 祭义》: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 有和气者,必有愉色; 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这就是说,我们对父母的不应是敬畏,而是敬爱。对父母的一切孝行都应该建立在这种孝心之上。其二,赡养。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世间最大的恩情。儿女回报父母,乃是天经地义,这一点根本无须多谈。然而,笔者要强调的是,大多数人虽然能做到在物质生活上满足父母的需求,却忽视了从精神上对父母予以慰藉和关怀。《论语·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 ‘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吃喝供养,照顾起居,这是花钱都可以买到的服务。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这些只有子女才能给予父母。对父母来说,相对于物质享受,他们真正需要的还是子女的精神关怀。其三,修身。这个修身既包括保持身体的健康,也包括道德的修养, 同时还有学业事业的精进。《弟子规》: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全方位的,子女任何方面一丝一毫的问题都会牵动父母的心神。因此,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只是自己的生命,每个人的人生也不只是自己的人生。对父母的孝就要求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考虑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对父母产生什么影响,自己的一念一动会给父母带来什么后果。其四,慎终追远。古人非常重视丧葬之礼,今天我们当然还要恭敬地处理老人的丧事,但是不提倡奢侈浪费和封建迷信。正所谓厚养薄葬,尽孝当在父母生前,而不该在身后去人前显贵。另一方面,向后代讲述长辈的故事,传递先祖的遗训贤德,也是孝道的一部分。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化的积淀,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靠记述先祖的历史和经验实现的。了解自己的过去,也是人类内心的渴望。所以,慎终追远,也是孝道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