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放在首位,可以通过美术欣赏活动,让幼儿欣赏和感知生活中的物体或作品,形成初步的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概念,从而丰富美感经验,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三)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发展。每一个幼儿的素质、经验、认知结构不同,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提供相应的学习内容,提出合适的进度要求,使教学个别化,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按照自己的步调向前发展。可以设计层层递进式的绘画或手工制作等活动,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活动发展的平台,使幼儿通过参与活动认同自己、接受自己,在能力提高的同时,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幼儿美术教育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学习规律,但也要符合幼儿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新生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幼儿美术教育离不开幼儿游戏。美术活动中各种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也只能在游戏的过程中形成。在游戏中,美术教师为幼儿创设教学情景,师生之间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幼儿是具有情感、个性的学习主体。例如:幼儿学画短竖线,可以组织游戏《小白兔吃青草》,先引导幼儿扮演小白兔,戴上头饰到草地上吃青草,让幼儿观察并感受草的色彩及外形,再结合游戏,让每一个幼儿讲一讲自己感受到的小草的外形,然后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处在这种故事情境中,全心投入,思心观察,大胆表现,使作品各具特点,富有个性,反映了幼儿的不同体验,幼儿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也逐渐形成,同时幼儿学习短竖线这一绘画技能也在这种感知—— 反应—— 再现—— 创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和掌握,作品成了幼儿情感表达的直接载体。相反,过去那种让幼儿反复临摹和练习的单一方法,幼儿缺乏真实体验,技能掌握很慢,而且容易忘记,缺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