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习惯养成教育论文行为习惯养成论文学生习惯养成论文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微行为。对细微行为不能熟视无睹。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需要从学生点滴细微的养成教育抓起。如: 看到垃圾随手捡起来, 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 上学衣帽整齐, 佩戴好红领巾, 拾得一支笔交给老师或归还失主,遇上老师或长辈问声好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 其实“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百尺竿头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如果执教者注意到了某种行为的出现, 对行为执行者肯定这种行为所具有的利益性、社会性。这种细微行为就会诱发出执行者认识的升华和飞跃。他就会不断地履行这种行为, 从而形成养成教育。另一方面, 执教者还必须否定、批评、杜绝那些不利于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细微行为。诸如扔一粒瓜壳、乱涂一笔画、说一句粗话脏话等。执教者批评、杜绝这些细微行为, 才会有利于承认和弘扬那些有益于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行为, 才会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优秀品质, 才会有利于形成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 养成教育要体现集体行为教育具有社会性, 养成教育亦然。养成教育的社会性决定了教育应该体现集体行为。养成教育重视法相细微动作行为, 强调养成。但如果不体现集体行为, 养成教育效果则微不足道。体现集体行为可促进养成教育形成一种潜意识的, 课堂形式和课外形式的教育环境。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在家备受宠爱, 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无集体意识。教育他们懂得集体, 认识到自己作为集体的一员, 应关心集体, 爱护集体的利益, 多为集体做好事, 树立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来调节自我与集体成员的关系。总之, 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 从细微之处做起, 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 以此来促进学生养成练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