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生日,送别、聚会、谈生意这些事,都是用吃来解决的。易中天首先提出了“泛食主义”这个观点,就是说中国人常常用从饮食中获得的各种体会去解读一些与饮食无关的问题。他的《闲话中国人》[13]中便有对这一现象做出了描述,如职业称为“饭碗”,学习知识叫“汲取营养”,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等等。日常用语也有许多这样的现象,如嫉妒又叫“吃醋”,受苦又叫“吃苦”等等。泰国则把饮食跟佛教联系起来,不只是信奉佛教,更是将宗教观念落实到生活当中。泰国人不吃完整的鸡和鱼,肉也不是大块大块地吃,而是现将其切碎,再进行料理的。传统的泰国人在制造荤食的时候总是要将所有的菜式模模糊糊的,像炒碎肉、鱼饼等,目的就是求个心安[14]。近年来,很多泰国人已经不忌讳整只的鸡整条鱼了,可是传统的泰国人还是接受不了。在泰国,杀生也是由专门的人完成的,场面如果很大,则还会进行一些祭祀,而且和尚是不能看见杀生的。3、宴会礼仪对比中国的宴会很注重礼仪,尤其讲究座次的安排问题,正朝大门的位置为上座,最尊贵的客人将被请至上座。若为方桌,则位于朝南的左侧的第一个位置是上座。用餐时主人和客人围坐在一起,同桌共食,期间主人要殷勤地招待客人,劝菜劝酒。在泰国参加宴会,一般会送些水果、花卉或糕点之类的,也可以不送。送的话,礼品要尽可能地包装,而且一定要用右手递给主人,左手在泰国被认为是脏的、不干净的,不要用左手吃东西或者拿东西。用餐的时候,座位安排没什么讲究,随便坐,进餐时,主人也不会向中国人那样劝菜劝酒,都是自己喜欢什么就吃什么。4、小结中泰饮食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体现了中泰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人热情好客重感情,金钱其次,感情第一;泰国人讲究的是健康营养与节约。中泰还有一点共通点就是都强调集体、整体,独乐不如众乐,都喜欢享受同桌共食大团圆的乐趣。但这团圆的乐趣中,中国人还是讲究热情,泰国人还是讲究节约,这一点,好像还无法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