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张载《东铭》思想探析.doc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关学注重实践,其“实”不仅表现在他在宇宙论中对“气”的重视,还体现在他的工夫论层面。如《明儒学案?师说》在概括关学特征时说“关学世所渊源,皆以躬行礼教为本。”张载提倡“学贵有用”,他在横渠镇对井田制的试验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东铭》主张工夫从细微着手,于日常生活言行之中琢磨己心之不正,努力实践人道以达天道,而不是大而化之地空谈修养。其次,《东铭》充分展示了张载及其关学重礼的学术特点。“知礼成性”是张载学术的独特之处。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中说:“学者有问,多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闻者莫不动心有进。”[1](P383)《宋史?张载传》也有此记载:“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又有司马光、二程、朱熹、冯从吾、王夫之等都对张载“知礼成性”有所论述,可见,“礼”是张载及其关学的重要特点。《东铭》中虽未明确提及“礼”,但其所包含的“重礼”内涵不可忽视。不论是戏言戏动还是过言过动,都是不当的言行,需要加以改正,去轻浮而持重,改过失而徙义,无一不是遵照君子之“礼”而行,做到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自然心正意诚,主敬持重。可见,《东铭》改过的标准就是“礼”。再次,《东铭》是张载“天人合一”学术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正蒙》篇中与《西铭》首尾呼应,一说广阔宏大,一论谨慎严密,共同构成了张载学术下学而上达,由明以至诚的成圣之路。“天人合一”是儒家的一贯主张,张载以“天”、“道”、“性”、“心”方式构建其学术体系,更是体现了其天道与人道合一的观点。《东铭》作为“初学入门”,是尽性的起点,《西铭》作为“仁之体”,是圣贤之气象;《东铭》砭不知之愚,《西铭》订“瘘痹不仁之顽”,知与仁相合,便是圣人之道,便可天人合一。总之,《东铭》论“言”、“动”,主张于“言”、“动”微小处做出切实工夫,敦促学者省察不正之心,迁善改过,仔细琢磨一言一行,以正立身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