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抗战时期大后方戏剧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12]但毕竟给香港播下了抗战戏剧的种子,启动了香港剧运的车轮。Р 1938年以后,香港的戏剧运动渐趋活跃。由于大陆华南戏剧研究会、上海海关救亡长征团、新兴剧团、中国旅行剧团来港演出的刺激和促进,香港现代话剧开始打破粤剧和好莱坞影片的垄断,崭露头角。该年7月,香港第一个职业话剧剧团“时代剧团”成立,连续在港公演《前夜》、《古城的怒吼》等进步戏剧,开香港抗战剧运职业演剧之先河。[13]继后12月,香港青年戏剧协会成立,该组织由港九二十多个团体组成。它与中国旅行剧团、中国艺术协会戏剧组、上海海关救亡长征团等在香港举行大规模演出活动,演出《重逢》、《最后一计》、《东北之家》、《团结一致》、《有力出力》、《塞上风云》、《血洒晴空》、《飞将军》、《三江好》、《放下你的鞭子》、《汉奸》、《夜光杯》、《古城的怒吼》、《李秀成之死》、《雷雨》、《日出》、《阿Q正传》、《扬子江暴风雨》等数十种剧目,二百多场次,使整个“文化荒岛”,“开遍许多戏剧之花”。Р 旅港剧人协会是香港抗战剧运后期产生的一个职业剧团,由夏衍、于伶集合“中救”、Р“中旅”的一批剧人组成。存在时间较短,但影响较大。先后演出了《雾重庆》、《希特勒的杰作》、《北京人》等剧目,受到港人广泛欢迎。1941年底,香港沦陷,旅港剧人协会被迫离港,结束它短暂而辉煌的生涯。Р 由于掌握的资料有限,以上对八年大后方剧运作出的描述显然是粗糙不完整的,但就从这简略的勾勒中,我们也已然能感受到大后方剧人在八年抗战中的勃勃英姿。他们确乎是文艺界最为活跃的一支队伍,真正担当得上“戏剧兵”的光荣称号。八年中,他们不但与前线将士并肩战斗,为民族解放流血流汗,甚至献出生命;也在发展中国现代戏剧艺术方面作出了多样的探索和贡献,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今天借鉴,有许多探索已然影响和造益于当代中国戏剧艺术的发展。他们应该并且必然在中国文化史、戏剧史上留下辉煌而厚重的一页。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