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13个乡亲因冻饿、背靠粮袋而死,同伴们用树枝盖在死者身上,据说其时突降大雪,下大雪覆盖了遗体,这就是有名的望江坡13座雪坟。有的新婚夫妇,婚后丈夫支前送粮弹,妻子在家碾米备军粮。有一位妇女名叫宋妹妈把刚满一岁的吃奶娃娃寄养给别人,背上70多斤的军粮,两天时间,翻过梁子送到漕涧累成病。 居住在怒江边的傈僳族,白族制备弩箭,在箭头上装了弩箭药,只要射中,见血封喉必死。漕涧的道士做道场时也要高声念咒: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希特勒死,日本鬼子亡。支前抗日事迹很多,不甚枚举。 当时漕涧街头巷尾,到处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流亡三部曲”……等抗日歌曲,抗日的活报剧、街头剧经常演出,抗日的标语口号随处可见,诗歌对联也很多,为时任军民联合办事处宣传股长的何纯如先生就写了不少,如: 唇焦舌敝,致力抗日工作,宣传工作; 笔伐口诛,打击投降主义,帝国主义。 雪白风劲,扫除法西斯蒂; 桃红柳绿,追随时代潮流。 两次世界大战,戎首强,结果怎样? 两陆都有硝味,玩火者,终必自焚! 教育事业在抗战时的漕涧空前发展,部队进驻漕涧后把原来只办高小的学校增办初中班,男女生分班改为男女生同班。1945年秋成立云龙中学漕涧分校,教师不够,由预备2师的军官分别授课,他们都是大学生投笔从戎的,文化水平高。 1943年10月,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71军军长钟彬亲临漕涧视察部署反攻,1945年5月11日反攻腾龙战役全面开展。除高黎贡山左翼有名的松山大战外,右翼也全面反攻,山上有许多要隘,日军修筑着坚固的防御工事,还埋设地雷,触雷牺牲的不少,老百姓建议把牛羊赶在前面踏爆取得效果。反攻之后,捷报频传,攻下了高黎贡山右翼的日军据点灰坡、斋公房、大塘子。在漕涧,能经常听到胜利的炮声。激战40多天,收复了腾冲、龙陵、畹町。 李超(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