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19新时期的戏剧创作-课件【PPT演讲稿】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ppt  |  页数:15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期至 1990 年代初期掀起了一股小剧场运动。顾名思义,小剧场就是在小的剧场里演出话剧,强调演员与观众的直接交流及观众的参与性,其目的就是让观众接受话剧。但是,由于小剧场往往被当作试验性演出,艺术水平参差不齐,观众数量很少,所以影响不大。 1982 年北京人艺演出的《绝对信号》是小剧场运动出现的标志。后来, 南京、北京、上海等城市专门搞过小剧场戏剧展、戏剧节等活动。 1990 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受到影视艺术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与制约,戏剧观众锐减,话剧创作数量和水平也急剧滑坡,戏剧陷入了严重的萧条时期。从此,话剧开始成为一种“圈子艺术”或“锻炼艺术”,尴尬地生存在艺术舞台上。话剧何时能重振雄风?恐怕只有到全民的文化艺术欣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才能实现。五、新时期的戏曲创作(略) 第十章第十章新时期的戏剧创作新时期的戏剧创作第二节第二节““领袖人物剧领袖人物剧””和和““社会问题剧社会问题剧”” 1、领袖人物剧领袖人物剧是指“文革”结束后出现的一批在舞台上塑造无产阶级革命家、领袖人物的剧作。这类剧作对于恢复现实主义话剧传统,起到了重要作用。沙叶新《陈毅市长》是影响最大的一部。写于 1980 年,共十幕。在这部剧作中,作者精心塑造了陈毅这个诙谐幽默、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物形象,令人难忘。艺术上,“冰糖葫芦式”的艺术结构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为人称道。 2、社会问题剧社会问题剧是指 1970 年代末 1980 年代初出现的暴露社会严重问题、具有“干预生活”特色的剧作。这类剧作不以刻画人物为主, 以反映社会问题见长。崔德志《报春花》较有影响。多幕剧,写于 1978 年。表面上看来是“树谁为标兵”的故事,实际揭露并抨击的是“血统论”问题, 也是如何看待青年人的问题。(白洁、吴一萍、李建) 第十章第十章新时期的戏剧创作新时期的戏剧创作第三节第三节““京味剧京味剧””和写实剧和写实剧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