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论翻译理解与表达的“身临其境”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16KB

文档介绍
。若不能从这一层次着手,即便理解了,也难以保证表达上不偏离、不走样。对于提高译文质量,其重要性举足轻重。应养成“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习惯。即,译者的思路要开阔,在众多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里不致于迷失方向。而“小处着手”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体验,这无意中体现了特定语言使用习惯的极强表现力和穿透力。还应善于咀嚼固有知识并吸纳新知,正如孔子所言“温故而知新”。 Р Р 五、结论 Р РР 由此可见,通过“身临其境”的翻译思路,译者不但可以以读者身份领悟原文,还可以在表达时从宏观思维上确保译文准确、通顺和地道,从而尽显翻译这门“残缺的艺术”。相对于科学文本,文学文本能给予译者更大的自由度和思维的维度与广度,同时这种文本也是要求译者如此。翻译过程中,译者带着元认知知识“身临”,同时在这些知识的制约和指导下不断修正译文,从而表达“其境”。通俗而言,这种翻译思路要求译者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达到译者与文本“人文合一”境界,并实现等效性最大化。这或许是译者理应追求的境界,可谓“身临其境”而“殊途同归”。 Р Р 参考文献: Р [1]蒋素华.关于翻译过程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5. Р [2]颜林海.翻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Р [3]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Р [4]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Р [5]赵金贵.浅谈大学英语“英译汉”教学中的理解环节[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3:84-85. Р [6]孙毅兵.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交融――翻译教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外语教学,2003.1:80-82. РР [7]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Р 9984969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