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操作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和学生的基础有计划地安排操作活动。一般教学新的概念、法则,学生缺乏感性经验或难于理解的,宜于从操作开始。遇到学生较为熟悉的或者能从已学的知识中推导出来的新知识,就不一定也从操作开始。例如,开始教20以内进位加法,为了使学理解和掌握凑十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用小棒或圆片进行操作。教到6加几、5加几时,学生已经有了基础,也可不再进行操作。学生独立操作的程度也要随着内容和学生的程度而定。例如,在低年级或教学不熟悉的内容,往往先由教师做出示范,说明如何操作,再让学生独立操作;在较高年级,如计算长方形面积,教师可只说明操作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加以巡视,以了解学生操作的情况。无论怎样进行操作,教师在课前都要做好细致的准备和周密的设计,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Р (三)把操作、思维和言语表达紧密结合起来Р 在小学数学中操作主要是作为一种手段,最终要达到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和发展思维的目的。因此教学时不能为操作而操作,使操作流于形式。这就要求教师把操作和思维结合起来,通过操作揭示数学知识的要点和基本规律。例如教学34+2,用小棒操作时不是简单地证明34+2等于36,重要的是通过操作来说明其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因为34要用3捆小棒和4根小棒来表示,加上2要用添2根小棒来表示,使学生看到先把单根的小棒加在一起,也就是4个一和2个一相加得6个一;再把整捆的小棒和单根的小棒合并,也就是3个十和6个一加在一起。使学生从操作中逐步抽象概括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方法,即先把几个一相加,再和整十数合并起来。这样从操作的过程反映出思维的过程。为要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这个过程,还要让学生用言语表达出来。开始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以后逐步让学生独立说。还可以让同桌的学生互相说一说,以增加学生用言语表达的机会。通过言语表达,既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