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谈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上传者:蓝天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激化,苏联一怒之下封锁了西柏林。那里居住着280万居民以及西方占领军,不生产任何食物,缺乏生活必需品。美国没有办法,只好在空中运粮的同时,和苏军谈判。最终美国妥协,苏联解除了对西柏林的封锁。30年后,轮到美国挥舞这个致命的武器。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立即停止对苏联的粮食接助,还联合其他国家对苏联进行粮食禁运。一旦苏联沿着“新思维”的方向进行改革,苏联要多少粮食,美国就给多少粮食。结果呢?苏联走向解体。粮食是沉默的,它没有石油那么嚣张,一旦爆发危机,它比流血还残酷。粮食是国家战略,给你是胡萝卜,不给你就是大棒。一个国家粮食不能自给,或者弄出粮食泡沫自欺欺人,迟早要付出惨痛代价。而粮食出自土地,没有土地就没有粮食,这个道理很明显。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多年以来,耕地在不断减少,人口却在不断增加。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从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要求出发,必须确立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不能把米袋子放在人家国土上,要做到这一点,18亿亩耕地是不能少的。据有关权威部门介绍,18亿亩这个数字是经过有关部门科学测算过的。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口有可能达到16亿,考虑到我国人均消耗的粮食量,耕地质量以及平均亩产等要素,要保障粮食安全,18亿亩是一个底线,绝不能突破。当前,为应对金融危机、克服经济困难的投资建设项目已经形成了对土地的巨大需求,使得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空前的压力。保增长是当前的中心工作和大局;保“红线”则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总结我国土地管理的历史经验,土地管理法律和制度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不断经受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迁的洗礼。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迁,土地管理的具体政策需要随之调整。但是,对于任何调整,都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耕地资源不足的国情约束,既要保增长,又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根基不能动、严格节约集约用地的标准不能降、土地管理的秩序不能乱。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