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做立德树人的自觉教育者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是教育工具,劳动主体与劳动工具是统一体。道德依赖于一定物的载体而存在,教师就是道德的一种载体,是承载着教师职业道德的生命载体。立德树人在德方面的目标要求、内容、方式,可能体现在书本上,但一定寓于教师人格中。因而,教师是人格化的德育要求、德育内容和德育方式。在教育劳动中,教师自身就是人格化的教育工具,教师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Р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工人、农民的职业道德不同,与医生、工程师、文学家的职业道德也不同。对医生而言,医生的职业道德即医德,也是医生的人格属性,但医德不是医术,不具有治疗功能,不是直接参与医疗过程的因素。但是师德具有教育功能,是教育资源,是教育结构中的重要因素,直接参与教育过程。榜样教育,就是教师以德育德的直观性道德教育。这就是师德不同于其他职业道德的特殊教育价值所在! Р 教师要做好立德树人的教育,首先应提升教育自觉,包括提升职业道德自觉。提升自己,当然有多种途径,例如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学习优秀教师,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学习有关著作,参加社会实践等;但是,根本的是自己有积极进取的要求,坚持持续地学习。“自觉教育者应拥有一个开放的人生,即具有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性格、开放的气度。自觉地改革教育,自觉地创新教育;不断学习,吐故纳新,与时俱进。”[1]5 ■Р 参考文献: Р [1]班华.中学教育学[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Р [2]凯洛夫.教育学[M].沈颍,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234. Р [3]凯洛夫.教育学[M].陈侠,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233. Р [4]南京师院教育系.教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266. Р [5]南师大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73. Р [6]《德育原理》编写组.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97.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