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说了之后不是反对就是干涉(例如穿衣打扮、说话行事),盲目交朋友,寻找精神安慰盲目模仿成年人。3、反抗心理反抗性是初中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对一切外在的力量予以排斥或拒绝的意识和行为。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发展使得初中生急于向成人树立和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一旦这种自我独立的要求得不到认同,屡遭挫折,便会产生偏激的想法。例如:对父母的悉心照料和关心极力拒绝和厌烦;(早晨说“快点快点,要不上学就迟到了”;第二句是“早餐怎么也得吃点,要不上午的课顶不住”,第三句是“过马路要小心,看着点车”,第四句是“到了学校你千万努力”,第五句是“中午学校的饭不太好吃,但你正在长身体,一定要多吃点”;第六句“放学回家先写作业,别总玩手机”。)当自己的主张被父母或教师否定时,会为了坚持自己的想法而挑战权威(玩手机、打游戏)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要接受也不会一口答应,讨价还价的。反抗心理的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硬碰硬式这种对抗往往是突然爆发的,并且任何方式的劝解都会无济于事,但是事过之后他也会很快平静下来。二是:冷漠式这种不愠不火的态度比较固执,不容易平息、转移和分散。长期如此会导致家庭关系紧张严重的可能引发闭锁心理。性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朋友亲疏、老师关系反抗心理的特点:初中生的反抗性有容易迁移和泛化的特点。当他们对某个人的某一方面或某种言行不满时,会将这个人全盘否定,而且会使他们对对方所在的集体或同一类人都产生抗拒。因此初中生们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个老师某一次不小心“伤害”了他,这个老师就被他看成一无是处;妈妈的话引起他的反感,爸爸的话也很快失效。这很容易使他们的对抗心理和对抗行为的结果更加恶化,产生被孤立的主观感受和极度压抑的情绪体验。4、情感体验的矛盾性这一阶段的情绪表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可变性与固执性并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