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实施步骤分为访前准备、实施访谈、结束访问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围绕着“采蜜”而与社会研究的整个流程相衔接。具体而言,访谈前有四项工作必须完成:(1)紧扣选题确定访谈内容。(2)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访谈方法,比如个别访谈还是集体访谈、直接访谈还是间接访谈、无结构访谈还是结构访谈等,并据此编制好调查提纲、访谈表,并熟悉它们,掌握相应知识。(3)确定合适的访谈对象,并了解他们。访谈对象的选择皆服从于访谈目的,还要根据受访者的性别、职业、年龄、文化、兴趣、经历等特点设计多种进门、联络、提问和过渡的方式;(4)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进行访谈。如根据中国人的习惯,决定登门拜访。必要的访谈工具是指文具、介绍信、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等。如果访谈调查不是研究者亲历亲为,那么访前准备要增加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选好访员。问题的关键在于,访谈法在真实性上的镜像反对称是其他调查方法所没有的。镜像反对称提出了扬长避短的至关重要。究竟是能让“知情人”敞开心扉,还是落得“耳听为虚”的结局,一切都取决于访员的主导。访谈法所具有的强烈的个人色彩,将选好访员推到了决定访谈功效甚至关乎其成败的地位。一般说来,选择访员应当考虑两个条件。一般条件是指对访员素质的基本要求,它们是:①严谨求实;②认真负责;③可亲可信;④有知有识。其中严谨求实和认真负责是任何一个访员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严谨求实和认真负责对应的是立场和态度,在所有素质中,只要缺失了这两个素质,任何访谈的调查质量都免谈。可亲可信和有知有识则是从社交能力和知识水平两方面对访员提出的要求。可亲可信和有知有识对应的是技巧和技术,这两个素质是可以不断积累、改进和提高的。一般条件也是在研究者自己作为访员时对研究者自己提出的素质要求。选择访员应当考虑特殊条件则是性别、年龄、教育、社会地位、民族种族、外貌等等,因为访员的这些特征也都会成为访谈能否顺利进行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