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猩红热的防治培训教程讲课课件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ppt  |  页数:18 |  大小:134KB

文档介绍
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猩红热为其中一种特殊表现型,即对红疹病毒不具免疫力者则发生皮疹,否则仍为咽峡炎表现。Р病初时舌被覆白苔,乳头红肿突出白苔外,称“草莓舌”Р一、病原学Р猩红热为乙型A族溶血性链球菌。?目前已知有60多个型,引起猩红热的以27、11、28、1、26、12、3和2型等较为多见。?A族产生外毒素叫红疹毒素,可产生皮疹和其他的症状。?不同菌株所产生的红疹毒素的抗原性也不同,期间无交叉免疫力,故猩红热治愈后,如再感染另一型菌株可再致病。Р二、流行病学特点Р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Р1、传染源Р主要是病人和带菌者。?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喉炎,排菌量大且未被隔离,是重要的传染源。?猩红热自发病前24h到疾病高峰期传染性最强。Р2.传播途径Р空气飞沫是猩红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Р3.人群易感性Р普遍易感。人感染后可产生抗菌性和抗毒性两类免疫?患猩红热后产生对红疹毒素的免疫力较持久;但抗菌免疫有型特异性,且型间多无交叉免疫。?两者均相当稳定。本病可因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Р4、流行特征Р地区分布:各地均有发生。传播特点是由城市向农村,由近郊向远郊,人口稠密、居住拥挤、人群交往频繁的地区发病率高。偏僻农村,由于易感人群的长期积累,一旦传染源带入,常引起暴发流行。?季节分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各地发病高峰不同。东北地区以11-12月发病较多,华北与华中以3-4月份发病最多。炎热季节也可以发生流行高峰。?年龄、性别分布:发病率与携带率与性别无关,发病年龄以10风以下最多。?周期性:有每3-5年或7-8年流行一次的周期,但不规律,每次流行持续数年。Р三、临床表现Р病情可因机体反应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典型病人可有以下四期:?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Р1、潜伏期Р最短1天,最长12天,一般为2—5天,此期细菌在鼻咽部繁殖。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