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应用中枢神经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而导致的异常不自主运动。它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多数认为抗精神病药阻断边缘系统多巴胺受体,解除了精神症状,同时也阻断锥体外系的多巴胺受体,引起锥体外系副作用—而迟发性运动障碍就是其中之一。Р3Р一. 流行病学?TD的发生率从3%到62%不等,平均约为24.2%.有人在1987年调查了服用高剂量抗精神病药物的亚洲病人(平均剂量相当于氯丙嗪1633mg),发现TD的发生率达35%。而随年龄增大TD的发生率也有所增高,尤其是女性这一现象更为明显。Р4Р二. TD发生的危险因素?1 神经阻滞剂的应用,最常见的是用抗精神病药,另外抗抑郁药、抗震颤麻痹药、抗癫痫药和抗组织胺药也可导致TD。长期大量应用上述药物更容易发生TD。Р5Р2 抗胆碱药与抗精神病药合用也是发生TD的危险因素,长期合并使用可导致患者药物滥用及增大TD发生的危险,在临床上应尽量少合用或不合用。Р6Р3 糖尿病?有人研究发现,神经阻滞剂累计治疗43周后,TD在糖尿病人中的累计发生率为54.1%,而非糖尿病人TD的发生率为25.6%,这些统计显示糖尿病与TD的发生明显相关。Р7Р4 TD的发生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TD的发生率越高,以女性更为明显。由于雌激素有抗多巴胺作用,故绝经前妇女受雌激素保护而较少发生TD,这也解释了绝经前妇女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低于同年龄段的男性患者。Р8Р5 吸烟多数学者认为吸烟可增加TD的发生率,黄雄认为吸烟病人患TD的危险性为不吸烟病人的3倍,吸烟量与TD的产生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50岁以上组吸烟者产生TD的危险性比50岁以下组更大。Р9Р6 酒精有人研究发现酒精滥用者易发生TD。Р10Р三病理生理机制?1.TD的病理生理研究中以多巴胺增敏假说占了主导地位。该假说认为,由于抗精神病药长期阻断了多巴胺受体,使黑质纹状体系统对多巴胺的敏感性增高导致机体产生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