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对立观点,追求城乡之间的有分工、多层次、一体化的新经济格局,并追求都市与乡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Р城乡协调和融合,即城乡一体化,实际上是强调城市与自然的有机融合。从物流上看,乡村土地可向城市居民提供鲜活食品、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而城市的有机废弃物则可以转化为饲料或肥料而被乡村土地所消化吸收,由此形成一个有机的物质循环圈。从人流上看,城市与周边乡村之间更容易实现人员的交流和感情的交流,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融合与协调发展,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Р区域整体性和城乡协调发展理论的运用有利于形成区域性的、统一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为城市生态系统建立良好的区域系统,并且己经在一些实践中取得了成功。例如,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分别在“大伦敦地区”、“大巴黎地区”、“纽约大都市地区”的规划中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尝试。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城市和地区也在尝试以区域整体性理论为指导进行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Р三、民俗学理论Р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化。它反映了人们心灵、情感、精神、思想等内在素质,并体现在他们由这些素质外化出的各种行为习惯和语言方式上,其载体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类自身。民俗还包括了人们根据世代传承的技艺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及其物质产品。Р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的现象,形成于过去,影响表现到现实生活。从文化角度来说,民俗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物化民俗、制度民俗和精神民俗。物化民俗是指当地人们模式化了的物质产品创造方式,如饮食、服饰、住宅、特产和田园、牧场及生产交通工具等;制度民俗是当地社会组织体制和运作方式,对个人参与社会活动具有规范性意义,如节庆民俗、礼仪民俗及娱乐竞技等;精神民俗主要是当地集体性意识形态,如道德观、伦理观、宗教信仰等心理习惯和语言习惯、民间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