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制造品。世界工厂的形成不仅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和生产的成熟发达,而且显示了这个国家或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能力,表现为占有世界工业品出口的相当份额。? 当今中国的制造业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的目标仍非常遥远。尽管中国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但中国企业及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微乎其微。1985-2000年的15年间,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从20亿美元增至410亿美元,同期,中国出口额从260亿美元增长为2490亿美元。1991年,中国所有产业的出口中外国子公司所占份额为17%,制造业中占16%。2001年,所有产业出口的50%和制造业出口的44%来自于外国子公司。Р跨国公司的目标导向并非是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而恰恰是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劳动要素密集的独特优势,将在中国的投资点作为其—下游生产性角色的固定化。200年前,当国际分工仅发生在原材料开采及加工制造之间(三次产业之间),“世界工厂”显然比“原材料生产地”具有更强的增值能力,具有更高的分工地位。而在知识密集环节与劳动密集环节的分工体系下,在主要来自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正将更多的生产性环节分包给世界各地的合同制造商,甚至完全退出生产,让特别是集中于发展中国家的合同制造商从事生产的今天,“世界加工厂”的位置显然是极为被动且极具风险的,即便是“世界工厂”也并不是最大利益的获得者。在充当制造基地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及其品牌并没有在世界市场上占据显要的位置,更别说是领袖的位置,这是中国目前被冠之以“世界工厂”的美名,而却截然不同于以往历史上数个“世界工厂”的最大差异,也是最值得担忧的。只有当中国本土的企业有效吸收并转化直接投资的正向效应,积累起将国内生产要素与外来生产要素融合的竞争能力时,才有望使国家跨越自然资源秉赋所决定的静态分工位置,成功实现国际分工地位的自主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