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观察患者耐受情况,颅内高压患者禁用此体位。?4.侧卧位。?(1)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枕旁,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2)必要时在两膝之间、后背和胸、腹前各放置软枕。Р一、卧位护理Р5.俯卧位。?(1)俯卧,两臂屈肘放于头部两侧,两腿伸直,胸下、髋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头偏向一侧。?(2)气管切开、颈部伤、呼吸困难者不宜采取此体位。?6.半坐卧位。?(1)仰卧,床头支架或靠背架抬高30°~60°,下肢屈曲。?(2)放平时,先放平下肢,后放床头。?7.端坐卧位。?(1)坐起,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软枕,患者伏桌休息;必要时可使用软枕、靠背架等支持物辅助坐姿。?(2)防止坠床,必要时加床档,做好背部保暖。Р一、卧位护理Р(三)指导要点。?1.协助并指导患者按要求采用不同体位,更换体位时保护各种管路的方法。?2.告知患者调整体位的意义和方法,注意适时调整和更换体位,如局部感觉不适,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四)注意事项。?1.注意各种体位承重处的皮肤情况,预防压疮。?2.注意各种体位的舒适度,及时调整。?3.注意各种体位的安全,必要时使用床档或约束物。Р二、制动护理Р制动是让患者身体的某一部分处于不动的状态。制动可以控制肿胀和炎症,避免再损伤。?(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病情、身体状况、肌肉和关节活动情况。?2.了解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评估制动原因。?3.评估患者自理能力、非制动部位的活动能力、制动部位及其皮肤情况等。Р二、制动护理Р(二)操作要点。?1.头部制动。?(1)采用多种方法(头部固定器、支架、沙袋等)或手法(双手或双膝)使患者头部处于固定不动状态。?(2)观察受压处皮肤情况。?(3)头部制动睡眠时,可在颈部两侧放置沙袋。?(4)新生儿可采用凹式枕头部制动,2岁以上患者可使用头部固定器,并可与颈椎和头部固定装置一起使用,不宜与真空夹板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