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传统医学。Р第一节中医学概述Р中医学以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和精气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以辨证论治为原则。Р第一节中医学概述Р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具有其自身的完整理论体系,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传统医学相比,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Р第一节中医学概述Р一、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理论的基础是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和精气学说。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Р第一节中医学概述Р中医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整体观和恒动观。? 整体观念:?①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②是指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人体自身是一个整体)。Р第一节中医学概述Р①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 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方区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区别。Р第一节中医学概述Р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应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Р第一节中医学概述Р②是指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即: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而应从整体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Р第一节中医学概述Р恒动观念:人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治疗疾病,主要纠正阴阳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