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ppt  |  页数:17 |  大小:1500KB

文档介绍
的标准和框架内的各有特点的多本化。我国在90年代初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把学制分为“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并将全部课程分为两大类:学科类和活动类,课程表中还留有空间让地方安排课程。这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材走向多元化的第一步,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与明确的框架,因而导致简单的、重复的多本化,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Р5.它标志着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革新有了标准?    ? 教学行为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追求的目标之一。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则是“容器式”的。启发性讲授,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本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精彩之处,但不少教师将此下降为“填空式的问答”,所谓“边讲边问,小步快进”,其实,“讲是为了灌输知识,问是为了看学生收到了没有”。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特别是合作学习的机会。Р6.它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    ? 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教师的专业自主权。由于以前我国没有明确的质量标准,教师只能围着教材转,主要工作就是把专家编的教材所规定的内容教完,或者说让学生学会教材中的内容,专业自主权既没有办法体现,也没办法保障。由于不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往往习惯于“熟能生巧”,主要靠重复训练,由于训得过多、练得过多,其结果也有可能是“熟能生厌”、“熟能生烦”。Р7.它标志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有了重大举措?    ? 由于国家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是人人都能达到的、都能体验到成功的要求,学生再也不用按照最高要求或全班的最高分来评价自己,再也不用按100分的绝对评价衡量自己,而是采用相对的、多元的评价来要求自己。不仅如此,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成功的独特一面,同时,还倡导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使得学习在一种放松、友好、快乐的氛围中进行。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