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二声部复对位(2)Р一、横向可移对位? 横向移动对位是指两声部在相互结合的时间关系上发生变化,它们可能是第二声部推后、第二声部提前,或一、二声部互换先后位置。图示如下:? A.第二声部推后:Р ? B.第二声部提前:Р C.一、二声部互换先后位置Р由于这种复对位是声部横向移动造成的,形如螃蟹行走,所以有些教科书将横向移动对位又称作“蟹行对位”。? 例1Р二、纵横移动对位Р纵横移动对位是两声部不仅在相互结合的时间关系上发生变化,而且在音高关系上也发生变化。如图:Р 例2Р三、借助三行谱表的对位写作Р在写作纵横移动对位时,往往要借助于所谓“三行谱表”,即将一个声部(创作的音乐主题或已知的指定旋律)按照不同的移动条件分别抄在另外两行谱表中(通常是三行谱表两端的一、三声部),如图:Р 接着,在另一行谱表(通常是三行谱表中间的内声部)上配写第二声部,使其与两端的已知声部分别构成良好的对位关系,如图:Р最后把三行谱表“拆开”,便形成纵横移动的原形和变形结合。Р例3Р写作步骤如下:Р1.把已知声部写在第一行谱表中。? 2.将已知声部的旋律按照设定移动的高度(纵向)和时间(横向)抄写在处于外端的第三行谱表中。? 3.在一、三声部间配写一个对位声部,它必须分别与一、三行谱表中的已知旋律构成良好的对比复调关系,自身也应流畅、自然。? 4.将三行谱表“拆开”,主题与对位声部为原形结合,对位声部与移动后的主题为变形结合。? 这样,纵横移动对位便做成了。Р分析下列“三行谱表”的写作Р作业:根据指定的主题,借助第三辅助声部,写作纵横可动对位练习(纵向和横向移动的条件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