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鼠疫--传染病护理课件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ppt  |  页数:3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原学及发病机制1流行病学2临床表现3治疗要点4病原学鼠疫杆菌为短而粗,两端钝圆,两极浓染的椭圆形小杆菌,菌体长约1~1.5μm,宽约0.5~0.7μm,无鞭毛及芽胞,在动物体内能形成夹膜。革兰染色阴性。菌体含有内毒素,并能产生外毒素(鼠毒素)和其它毒力因子。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日光照射4~5小时或100Cl分钟即死亡,常用化学消毒剂能将其杀灭,但在低温、潮湿及有机物内生存较久,在脓和痰中可存活10~20日,在蚤粪内可存活1月,在尸体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发病机制鼠疫杆菌经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局部皮肤大多无炎性反应,偶可形成脓疱。细菌由淋巴管侵入局部淋巴结,引起剧烈的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内含大量鼠疫杆菌,毗连的淋巴结常互相融合,淋巴结周围组织显著水肿并出血。毒素吸收入血产生全身毒血症状,细菌侵入血循环发生败血症。鼠疫杆菌由呼吸道粘膜侵入引起出血性支气管肺炎、支气管与肺泡内充满稀薄的血性渗出物,内含大量鼠疫杆菌,肺门淋巴结也呈出血性坏死性炎症,常伴急性纤维出血性胸膜炎;肺鼠疫容易发生败血症。鼠疫败血症的基本病变为全身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坏死性炎性改变,皮肤粘膜有瘀点或瘀斑,常发生DIC。流行病学1.传染源主要是野鼠和其它野生啮齿动物,如鼠属、旱獭属、砂土鼠属和回鼠属。受染家鼠是人间鼠疫的重要传染源。肺鼠疫病人是肺鼠疫的传染源。旱獭鼠流行病学2.传播途径传播媒介是蚤类。蚤叮咬其它鼠或人引起传播。蚤粪带有鼠疫杆菌,经皮肤伤口或搔痒而传播。肺鼠疫患者经飞沫或痰液传播。少数可因直接接触病人的痰、脓液或病鼠的皮、肉、血等经皮肤伤口侵入。蚤流行病学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4.流行特征自然疫源地野鼠长期持续存在鼠疫→家鼠鼠疫→人间鼠疫。流行常有一定季节性,人间腺鼠疫多发生在夏秋季,与鼠类繁殖活动和鼠蚤繁殖季节相当。鼠疫初发病例常为狩猎者和接触被污染兽类皮毛者。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