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RNA病毒。呈哑铃状、棒状或球形,直径20~50nm。可分四个血清型。不耐热,50℃30分钟100℃2分钟即可灭活,但耐低温与干燥,病人血液冰箱内可保持传染性数周。乙醚、紫外线或0.65%甲醛可灭活。(一)病原学及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登革病毒随伊蚊叮咬侵入人体,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复制,然后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而后病毒再次在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外周血液的大单核细胞内复制,再进入血流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一、疾病概述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二)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轻型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潜伏末期和起病6日内均有传染性。传播途径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海南省以埃及伊蚊为主,广东、广西地区以白纹蚊为主。伊蚊也可能是登革病毒储存宿主。易感人群新流行区居民普遍易感。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较巩固免疫力,可维持多年;对异型病毒免疫也>1年。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登革病毒传播媒介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登革病毒传播途径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二)流行病学流行特征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地,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也发现本病。全年均可发病,雨季为发病高峰。通常先发生于城镇,而后向农村蔓延。新疫区暴发流行时来势凶猛,涉及面广,地方性流行区则有隔年发病率升高的趋势。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在地方性流行区,成人几乎都有免疫力,故发病以儿童为多。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三)临床表现典型登革热①发热与毒血症状②皮疹③出血④其他发病3~5日后突然加重,表现为脑膜脑炎、消化道大出血、出血性休克。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因中枢性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在1~2日内死亡。本型罕见。重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发热低,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无出血,但浅表淋巴结常肿大,1~4日痊愈。流行期间此型甚多,常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