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的控制是由麻醉医生所掌握的,因此,国外的麻醉科近年来纷纷更改科名,从“麻醉与复苏科”“麻醉与重症监护治疗科( ICU )”“麻醉与疼痛治疗科”,一直到“围术期生理机能控制管理”(日本东京大学附属医院, 1998 年)和“围术期医学科”(美国南卡罗来大学医院,1995 年),代表了这一趋势的最新发展。*麻醉科更改科名决不仅仅是形式的东西,它还能为医院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促进各手术室的更快发展,提高院内外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以至保证整个医院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带来决定性的促进作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国内 1500 张床位的综合性大医院麻醉科的工作人员数量大约在 40人左右,而在法国是 200 人左右。* 除了在手术室内担负麻醉工作外,他们还负责 ICU 、急诊 ICU 、PACU 、疼痛门诊、内窥镜检查、心导管、放射介入治疗室、产房等需要为病人施行镇静,镇痛,以至门诊的各种场所中病人的安全保障与治疗。*由此可见,麻醉学向围术期医学的转变,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麻醉学发展到今天的必然。快速周转技术与“办公室麻醉”*老龄化社会的一个特点是,由于患病人数的大量增加,使医疗费用的增加远远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加之大多数国家在二次大战后建立的医疗保障体系都是以高福利政策为基础的,使得国家财政收入难以维持庞大的医疗费用开支。*进入二十世纪 90年代后,各国相继开始进行医疗制度改革。由于政府对医院的补贴大量减少,使得医院不得不大力削减医疗成本,提高效率,以增加收入。由此产生了快速周转技术(也称快通道麻醉)和“办公室麻醉”。*所谓快速周转技术,主要是通过尽可能压缩术前住院天数、尽可能使用短效麻醉药、尽可能采用如内窥镜(胸腔镜、腹腔镜)和各种吻合器(胃肠吻合器、血管吻合器、皮肤缝合器)等新技术以缩短手术时间,尽可能避免手术并发症和术后感染以缩短术后住院天数等手段来达到提高床位周转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