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唯识论

上传者:菩提 |  格式:ppt  |  页数:4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存在,故为三界众生生死不已之根本因。?上座部认为,生命最初形成的刹那称为“结生心”, 生命完结的刹那称为“死心”。从“结生心”到“死心”之间, “有分识”相续不断。有分识还推动前生的“死心”向后生的“结生心”过渡,形成以后新的轮回。它是人的全部行为和经验的潜在保持者,是形成轮回流转的一种推动力。它既呈现为表面的心理活动,又作为表面心理活动经验的积淀而潜藏存在着。经量部的“一味蕴”?一味蕴——经量部所主张的轮回主体。即无始以来,以同一本质相续流转的微细意识。?又称根本蕴,为“根边蕴”(由微细意识所起的有间断的五蕴)的对称。据《异部宗轮论述记》谓(卍续 83 · 465 下): “一味者,即无始来展转和合一味而转,即细意识,曾不间断,此具四蕴。”主张此细意识自无始以来即不间断,其体为受、想、行、识等四蕴,辗转和合,转成一味,故称一味蕴。此亦即大乘阿赖耶识说之基础。犊子部的“胜义补特伽罗”?胜义补特伽罗——犊子部提出: “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依蕴处界,假施设名。……诸法若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即依于身等而立的假名,是众生从前世转生后世的轮回相续的主体“我”。?补特伽罗(数取趣),被视为与“我”、“有情”、“命者”等语同义,是辗转轮回六道(趣)的生命本体。原始佛教由于不承认有“我”,因此虽用补特伽罗之称,然仅以之为“人”之“假名”而已。及至部派时代,轮回之主体论勃兴,诸部之间逐渐承认补特伽罗之存在。据《异部宗轮论》所载, 说一切有部主张无有少法能从前世转至后世,但有世俗补特伽罗,有移转;犊子部的本宗同义谓实有补特伽罗,命根灭时,五蕴诸法亦灭,然补特伽罗不灭,转至后世,取诸趣生;经量部则别立胜义补特伽罗。此中,说一切有部所说,系以补特伽罗只是假立;犊子部、正量部及经量部则认为系实有。尤其犊子部将补特伽罗摄于五法藏中之不可说法藏,而称之为非即非离蕴我。(《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