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教战守策第一课时-精品课件(PPT)

上传者:菩提 |  格式:ppt  |  页数:22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 ,二十五岁的苏轼应“制科”考试时所作的《进策》二十五篇,就集中地表现了苏轼的这种政治思想。研习第一部分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患:祸患果:究竟?安在:在安,在哪里?安:安逸危:危险?逸:安逸劳:辛劳,吃苦?为:替?计:想办法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 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这种祸患现在看不出来,但是将来会看出的。现在不给它想办法,那以后就有无法挽救的危险了。知安忘危、逸而不劳是当今大患。(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研习第二部分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 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 而民不至于惊溃。?兵:兵备去:放弃?隙:农闲,间隙?致:召集以:来,目的?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 介宾后置。用进军退兵驻扎营作的方法教导他们?习:习惯?斩刈:斩杀?慑:恐惧虽:即使?从前先王知道军备是不可以放弃的,所以天下虽然太平,(也)不敢忘记战备。秋冬农闲的时候, 召集人民打猎来教练军事,用前进、后退、跪下、起立的方法教他们,使他们的听觉和视觉习惯于钟鼓、旗帜的号令而不迷乱,使他们的心理适应攻打杀戮的情形而不致恐惧。因此即使有盗贼的事件发生,而人民也不会惊恐溃乱。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 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天下既定, 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 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及至:等到以……为:把解除兵备作为?盛节:好的法度。仁政德治?既:已经则:就?甲兵:武器装备顿弊:败坏不锋利?日以:一天天地。日:名作状以,表修饰?佚乐:安逸享乐?卒:同“猝”一旦,突然警:警报?相与:互相讹言:散布流言?走:逃跑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