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三年级《亲近余姚》之《2榨菜》-课件(PPT·精·选)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ppt  |  页数:1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 同时,国际上通常把 0.4 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 0.4 —0.6 为“差距偏大”,0.6 以上为“高度不平均”。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贫富差距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指出,世界上最富有的 3个人的净资产超过了世界上最贫困的 41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1% 的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和最贫困的 57%的人口收入相等,世界上 5%最富裕人口的收入是最贫困的 5%的人口的 114 倍,美国 10 %最富裕的 2500 万人收入超过全世界 20亿贫困人口的总收入。 1980 -1996 年,在美国,最富有的 5%左右的人群实际收入增长了 58%, 而最贫困的 60%左右人群的实际收入仅增长了不到 4%, CEO 的收入则增长了 800 %。这说明,市场经济,通常只能解决效率问题,它并不能解决公正问题。公正的问题要靠社会制度来保障。这也是我们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要备加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基尼系数在中国的演变按照世界银行的测算, 改革开放前, 我国居民总体的基尼系数小于 0.2 。改革开放后,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逐渐发生变化,收入分配关系逐渐演变。从 1981 年到 1984 年,我国居民总体的基尼系数从 0.288 上升到 0.297 。从1984 年到 1989 年, 我国居民总体的基尼系数又从 0.297 增长的 0.349 。在1994 年, 我国居民总体的基尼系数翻过了“警戒水位”,达到了 0.434 ,1998 年达到了 0.456 ,1999 年达到了 0.457 ,2000 年达到了 0.458 ,2001 年达到了 0.459 ,每年以 0.1 %的速度在递增。这已经超过高收入国家 90年代 0.338 的平均水平,与经济发达程度相似(人均 GDP1000 美元左右)的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也明显偏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