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新生儿休克-课件(PPT·精·选)

上传者:叶子黄了 |  格式:ppt  |  页数:57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新生儿休克的早期认识和处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主要内容: 【1】常见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4】处理原则【5】复苏?休克时是一种紧急、复杂的循环功能不全病理生理状态,是机体不能获得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供应,来满足组织的需要。严重休克可影响细胞的代谢和能量的产生,并导致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改变,最终细胞死亡。新生儿休克病死率高达 50% ~60% ,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儿休克常见分类: [1] 心源性休克:最常见于围产期缺氧所致缺血性心肌损害。[2] 感染性休克:受母亲疾病、产程、宫内感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 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见于胎盘出血、胎-胎输血、胃肠道出血和产伤引起的出血新生儿休克病因[1] 心源性休克: (1) 缺氧性心肌损害:窒息(2) 严重心律失常(3) 先天性心脏病(4)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5) 代谢性心肌损害:低血糖、低血钙(6) 低体温与硬肿症新生儿休克病因[2] 低血容量性休克(1) 产时失血: 前置胎盘、胎儿-胎盘、胎儿-母亲、胎儿-胎儿间输血(2) 新生儿出血:肺出血、消化道出血(3) 脱水: 新生儿休克病因【3】感染性休克: 败血症、宫内或生后病毒感染其他:神经源性休克: 如分娩损伤药物源性休克: 血管扩张药应用不当新生儿休克病因发病机制: 新生儿休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急性微循环功能不全,导致重要生命器官灌注不足及多脏器功能障碍。引起微循环功能不全的病因中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窒息性休克的发生机制都比较明确,感染性休克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简述如下: 新生儿休克发病机制感染性休克发病机制: 微循环障碍一般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1) 代偿期:又称微循环痉挛期,在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下,机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血管收缩。新生儿休克发病机制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