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又催化纤维蛋白原变成丝状的纤维蛋白,与血细胞共同形成凝血块止血。血小板颗粒物质的释放,则进一步促进止血和凝血。血小板还有保护血管内皮、参与内皮修复、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血液中的血小板数低于10万/μ1(100×10^9/L)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万/μ1(50×10^9/L)则有出血危险。Р第七张,共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РР总结:血小板止血、凝血作用?1、收缩血管,有助于暂时止血 ?血小板的止血作用,是通过其释放的血管收缩物质、血小板粘聚成团堵塞损伤的血管和促进凝血实现的。?2、形成止血栓,堵塞血管破裂口 ?血小板容易粘附和沉积在受损血管所暴露出来的胶原纤维上, 聚集成团,形成止血栓;血栓直接堵塞在血管裂口处,除了起栓堵作用外,还可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 ?3、血小板的凝血作用 ?血小板3因子提供磷脂表面吸附大部分?凝血因子,增加凝血反应速度。 ?4、释放抗纤溶因子, 抑制纤溶系统的活动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的作?用下,容易降解。由于血小板含?有抗纤溶因子、抑制了纤溶系统?的活动, 使形成的血凝块不至于崩溃。Р第八张,共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РР5、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 ?6、促进血液循环?缩血管素:? 5-羟色胺:最早是从血清中发现的,又名血清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特别在大脑皮层质及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它也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外周组织,5-羟色胺是一种强血管收缩剂和平滑肌收缩刺激剂。? TXA2:是一种血栓素,导致小板集聚。Р第九张,共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РР二、血液凝固?(一)血液凝固概念: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即血浆中可溶的纤维蛋白质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质分子多聚体。是一系列的复杂酶促反应,需要多种凝血因子的参与。Р第十张,共十九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