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论阿垅的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

上传者:叶子黄了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求更高。我们可以倡导散文的诗意美,而不应追求诗歌的散文美。�Р 阿垅在诗歌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他和胡风一样,极其强调文学的现实主义道路,在反�Р映现实生活方面尤其强调主体意识的积极参与。胡风为此提出了“主观战斗精神”、“拥抱现�Р实”、“肉搏现实”、“突人现实”,等等。阿垅也同样强调诗人的创作应是主观拥抱客观:“对于�Р生活的搏斗强,向生活的祈求大,从生活所得的感受也就强和大。”他尤为重视诗歌对当前现�Р实生活的介入,诗人必须以自己的诗服务于抗战:“诗和诗人底任务是:�.作为抗日民族战�Р争底一弹;�.作为抗日民族战争的一员。”为此,他以田间为代表的街头诗作了辩护:“不懂得�Р街头诗,那是他不懂得战斗之故,不懂得街头诗人,那是他不是战士之故。田间有弱点么��Р有的。但是我们底优点并不一定比他底弱点更好啊�他有历史的光辉地位和前途。”�Р 虽然他强调了诗的宣传鼓动作用,但也不希望诗仅作为传声筒而图解政治,诗还应有诗�Р的特质:“诗是自内而外的,不是自外而内的。”但我们认为最能体现出阿垅诗歌理论个性的�Р还是以下几个方面:�Р 关于内容和形式。阿垅说:“诗所有的,必须是健康的内容,和真实的内容;它既不可以�Р是鸦片,也不能够是谜。但是,诗所有的,还应该是丰富的内容、充实的内容。”形式是必要�Р 的,不存在没有形式的内容:“让没有形式的那种形式成为我们底形式吧。”但形式必须为内�Р容服务,要学会控制形式以突出内容:“不要颠倒给形式所控制。善于骑马的人善于驾驭绳�Р索,他向夹道的杏花追逐春风而去了,不善于驾驭绳索的,他立刻从马背上跌了下来,没有驰�Р骋到五百步,几乎连骨头也跌折了。”玩弄形式的人是形式主义者,是自己先找来六块薄木板�Р拼好,钉好,然后再自己钻爬进去,在那个棺材里面向世界歌唱他自己的杰作。�Р 与形式密切联系的是新诗如何排列�这排列实际上就是新诗如何分行。分行大有讲�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