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所以诗也是“如幽燕老将, 气韵沉雄”。尽管在语言形式上极接近汉乐府,却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面对群雄并起的挑战、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壮志未酬的曹操在诗歌中,写实精神与浪漫主义交错灌注, 故语言中不时展现沉雄古朴、悲凉慷慨的氛围。建安之世, 战乱频繁, 百姓苦不堪言,人命朝不保夕,建安诗人面对浩劫,自然有深切的感受, 作品便流露出浓重的悲伤气氛。元稹也曾说到:“建安之後, 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抑扬寃哀存离之作,尤极於古。”曹操的诗歌具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虽然这种风格为建安时期许多作家所共有, 但在曹操的诗歌中体现的最为出突出。如《蒿里行》: “铠甲生虮蝨, 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 千臣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苦寒行》作於建安十一年, 写他征高干途中的艰苦:“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阪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 悠悠令我哀。”曹操这种悲凉风格不仅表现在这类战争的作品中,也出现在他的游仙诗中,如《秋胡行》中的“夜夜安得寐, 惆怅以自怜。不戚年往, 忧世不治。”不担忧自己年岁已老, 只担忧社会的混乱,此亦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慨。曹操的诗有一种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有着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 本色质朴但抒情浓郁, 表现了他高远的志向、坚定的信心、卓越的毅力和雄伟的气势,悲歌慷慨,气韵沉雄。曹操的《龟虽寿》有“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此时曹操已五十三岁了), 表现了不信天、奋发有为、老当益壮的雄心壮志。全诗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人定胜天的非宿命论思想,犹如一位饱经世故的哲人, 形象地阐释了对生死的看法, 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世说新语-豪爽》记载,东晋王敦常在酒后吟咏“老骥伏枥”四句,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