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需要这些基团对旋转的限制作用。因此,13.肽与其模拟的天然a.肽之间,在形成螺旋、线性、折叠以及发夹状结构方面,存在一些有趣的根本性差异:(1)基于构建单元具有更多的结构和构象变化,因此B.肽比天然a.肽具有更多的二级结构;(2)基于L.Q.氨基酸和L.B.氨基酸结构形成的螺旋,具有完全相反的螺旋方向(P或M),以及宏观偶极矩;(3)B2/B3片段的B.肽链折叠成一种包含10元和12元氢键环交替出现的非自然螺旋结构;(4)每一层B.肽折片因为所有碳氧双键指向同一方向,同时所有氮氢单键都同时指向另一相反方向,因此是极性的。另外与天然a.肽相比,B.肽还在生物化学和生物学方面具有一些有趣的特点。根据生物学研究结果,B.肽对于蛋白酶、水解酶稳定,对哺乳动物、昆虫、植物体内的代谢酶稳定,并对除一种以外的微生物代谢酶也是稳定的【12】。根据观察,基本不具备抗生素和溶血活性。因此,活体组织看来与13.肽并无相互作用,这看来对于蛋白质仿生学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其实结果恰恰相反,基于此特点,可以实现a.肽的许多功能,而不受水解酶和代谢作用的限制。[13J从已有的研究数据来看,无疑像蛋白质一样带有类似侧链的B.肽可以是对天然Q.肽的很好模拟。对螺旋构象的模拟可能需要6个及以上的t3.氨基酸;对回转结构或发卡结构的B.肽模拟可能至少需要2个B.氨基酸残基。B.肽结构的四肽已经被证明,可以通过口服,而且在一个适当的半寿期之内被排泄出来。由此具有了大多数药物化学家及临床研究人员所认可的作为药物候选的首要条件。蛋白质酶解和代谢处理对于B.肽来说都不是问题。但是长链的B.肽在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显示,它们既不适于口服也无法有效排泄。因此,类似如抗体之类的某些蛋白,以及包含D.Q.氨基酸单元的肽。这些化合物都是炙手可热的药物研究对象。因此,可以预见B.肽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如在自身免疫疾病方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