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28],对于《金瓶梅》中的方言词语进行了一定的归纳和总结;《<醒世姻缘传>方言词研究》[29]、《山东方言在莫言作品中的运用》[30]、《<水浒传>山东方言词研究》[31],这几篇文章主要关注作品中的山东方言词语, 此外还有《<水浒传>里的陕北方言》[32]、《<金瓶梅词话>中的江淮方言》[33]考查了作品中其他地区的方言词语;《河北方言中的“X-儿”形式研究》[34]分析了河北方言语法格式的使用;《<儿女英雄传>中的北京方言词语研究》[35]探究的是19 世纪的北京方言词语;《<死水微澜>部分四川方言词语考释》[36]关注的是四川方言词语。总之,学术界对于作品中的方言词语关注度极高,在这方面也具有极大的研究空间。 1.3.3学术界对老舍作品语言风格的研究对于老舍作品语言风格方面的研究也兴起于80年代。主要是从老舍作品的语言艺术、幽默风格等方面来论述、探讨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例如:1981年王行之的《老舍语言艺术初探》[37],陈莉的《试论老舍小说语言的三大系统》[38], 2000年陆秀艳的《老舍作品的幽默语言艺术》[39]等,就是从作品中语言的运用角度来分析,从而得出语言的质朴简练、生动形象等特点以及颇具幽默的风格。也有学者专门从语言学角度对老舍的作品进行研究,例如1985年詹开第的《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口语句式》[40],从语法格式角度研究了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口语, 2000年马尔华的《论老舍作品语言的形象性》[41],主要从词汇等角度对老舍作品的语言进行了分析,2009年张爱辉、王红梅的《老舍幽默艺术的技巧》[42], 重点分析了老舍作品的语言的艺术手法,从而探寻老舍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老舍作品进行研究的有1996年王建华的《老舍的语言艺术》[43],真正对于老舍作品中的方言词汇进行研究的主要有1984年杨玉秀的运用释例的方式编著的《老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