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从《骆驼祥子》浅析老舍语言风格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70KB

文档介绍
京雨天的描写“北京远处一个红闪,像把墨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这里,老舍用的是北京白话,没有一个冷僻难深的字眼。这是一段富有光彩,有表现力和韵味儿很足的文字。也可以说,是有声、有色、有景、有情的语言,不仅有形象美,而且带有泥土味儿的词语,更使语言充满了浓郁的京味儿。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老舍先生作品中,用北京话描绘北京风俗画的地方,也是最富有“地方特色、民族色彩和时代特色”的部分。他所描绘的风俗画,也是描写了中华民族的生活和思想方式。我们从中能够看出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和人物的思想风貌。《骆驼祥子》中有一段用北京话描写北京祭节的风俗画。“卖糖瓜的都着了急,天暖,再加上雪花,大家一劲儿往糖上撒白土子,还怕都粘在一处…街上的人都显出点惊急的样子,步行的,坐车的,都急于回家祭神,可是地上湿滑,又不敢放开不走…”这里,用的是北京白话,描绘出在北京街头上祭灶的风俗,而且也描写了北京人的历史文化的观念,使这部作品含有时代特色,又有浓郁的京味儿。人物语言老舍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一文中,明确地写道:“既决定了不利用幽默,也就极自然决定了文字要极平易…给平易的文字加上些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因此,《祥子》可以朗诵。它的语言是活的。”(2)所以,《骆驼祥子》中运用北京口语描写人物语言,也体现了京味儿。比如,“那才透着邪行呢!”“透着”一词是典型的北京口语动词,类似的小说中还有“鼓逗”(反复摆弄)、“抠搜”(吝啬)、“哗啦了”(失败之意)、“挤兑”(让人过不去,欺侮人)、“咂摸”(仔细辨别)、“扫搭”(匆匆地看一看)等词,都是既准确又传神,并透着浓浓的京味儿。与动词关系密切的是副词,北京的口语副词很有表现力,例如虎妞到曹先生家里去找祥子,虎妞怨恨祥子老不回车厂去,她认为这里说不定有什么女人把祥子迷住了。所以虎妞把祥子从曹宅里叫出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