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问题分析研究

上传者:蓝天 |  格式:pdf  |  页数:50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克为首的自由银行制度学派认为市场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而不需要中央银行的存在。但是,发生的数次银行危机的事实证明了挤提会给银行带来生产的萎缩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在 20 世纪 30 到 70 年代之间,随着经济学在这一时期对市场不完全性认识的深化, 银行监督管理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深化,逐渐地认识到:金融体系的信息不对称性、金融体系负的外部性、金融体系的公共产品特性、金融机构自由竞争的悖论等因素导致金融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在一定条件下会失灵, 所以需要对其加以监管。金融脆弱说。费雪(Fashiel) 给出了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古典解释,他认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和债务的清偿密切相关的,根源是经济基本因素的恶化,费雪的“负债—通货紧缩理论”是这一学说的综合论述。费雪是最早对市场条件下产生金融不稳定性的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的经济学家,他分析了 1837 和 1873 年发生在美国的大萧条以及始于 1929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认为同时出现负债过度和通货紧缩的现象是金融市场产生大的动荡的基本原因,经济状况的好坏表面上是由于设备投资过剩与否、投机活动的多少或者是否对经济的预期过于乐观引起的,但是从本原来看,根源在于负债的过度。 1982 年,明斯基(Minsky) 首次提出了“金融稳定性假说”后,金融和银行体系的脆弱性问题引起了金融学家的广泛关注。戴蒙德(Diamond) 以及卡夫曼(Kaufman) 等人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说明了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内在原因。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提出了金融约束论,强调政府干预的重要性,认为选择性的政府干预有助于金融发展。 1999 年的《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的通过,虽然标志着金融体系的混业经营得到法律上的认可,但是却是对金融约束论的一个证明,其理论基础就是金融体系存在的脆弱性。- 3 -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