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连接纽约长岛和曼哈顿跨越东河的昆斯桥,分跨为(143.17+360.4+192.15+300+140)m的悬臂桁架桥,并且第一次采用低合金钢(含镍3%),其强度比碳钢增大了40%,因而大大减轻了桥的自重。主跨达548.78m的加拿大魁北克桥经历3了两次悬拼施工事故(第一次为压杆腹板失稳,第二次为挂孔连接铸件压坏),最终于1918年艰难建成,创造了悬臂桁架桥的最大跨度。在1869年开始建造主跨486m的纽约布鲁克林桥时,第一次使用冷拔钢丝代替熟铁眼杆为主缆,移居美国的德国工程师罗布林(Roebling)一家三人(父、子、媳)历经艰辛,终于在1883年建成该桥(图1.6),成为近代钢悬索桥的代表作。图1.6纽约布鲁克林桥1.1.4发展时期II—钢悬索桥(1883-1945)20世纪初,奥地利工程师米兰J.Melan于1888年创立的悬索桥挠度理论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1912年,移居纽约的立陶宛工程师莫西夫(L.S.Moisseiff)第一次用挠度理论设计了曼哈顿桥获得成功。和附近较早建成的布鲁克林桥(1883)和威廉斯堡桥(1903)相比,桥塔和主梁都显得比较纤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此后,挠度理论很快推广开来,美国在1926至1940年期间由莫西夫设计或咨询,采用挠度理论建成了多座大跨度悬索桥,其中著名的有:(1)BenjaminFranklinBridge(L=533.75m,1926)(2)AmbassadorBridge(L=564.3m,1929)(3)eWashingtonBridge(L=1067m,1931,图1.7)(4)GoldenGateBridge(L=1280m,1937,图1.8)(5)SanFranciscoOaklandBayBridge(L=704m,1937)(6)Bronx-WhitestoneBridge(L=701m,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