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的意志;“见贤思齐”的人生态度。2、诵读经典,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平时的诵读经典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成语,如不亦乐乎、言而有信、尽善尽美、见贤思齐、不耻下问、三思而行、文质彬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等等,这些都来源于《论语》。另外,在平时的诵读经典过程当中,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记忆能力、交往能力都能得到锻炼与提高。3、在诵读经典同时,能增学生的理解能力。小学生在低年级时候理解能力差,主要是机械记忆。在高年级,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理解能力逐渐增强,机械记忆开始转化为理解记忆。在日常记忆的许多国学经典名著名句在这个时候可以大致理解,反过来促进记忆中经典名句的理解,又为新的诗词理解奠定基础,这也是一种反哺。总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集中表现在文学艺术上,特别是国学经典,其中很多内容都非常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值得提倡,值得小学生诵读。学校教育教育的中心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全面发展。一个人年少时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很大作用,小学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在此阶段向学生传授国学,就是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2]三、展望未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新的学段目标要求,并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了:“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感悟,加深体验与领悟”的评价要求,还设置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3]我们语文老师要认识到身上肩负的重担与责任,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完成工作任务同时,更好地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为民族精神的发扬做出应有的贡献。让我们满怀希望,承前启后地在语文课堂上加入文化的魅力来诵读经典,用国学经典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品质外化到内化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