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一开始,我吹出了很多泡泡,让幼儿追泡泡、抓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等,并用儿歌小结:“吹泡泡吹泡泡,吹出许多五彩泡,有大有小真漂亮,飘来飘去飘上天”。幼儿由此对泡泡充满了兴趣,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幼儿帮助小熊吹泡泡,幼儿饶有兴趣地在纸上画满了大大小小的、高高低低的彩色泡泡。第一次作画,幼儿就显得比较大胆,画面色彩鲜艳,画完后我还让幼儿互相说说谁吹得泡泡最多,谁的泡泡颜色最漂亮,这样不仅满足了幼儿生理、心理的需要,更激发了他们对绘画活动的兴趣。类似这样的活动,如画“花”,就做音乐游戏《蝴蝶找花》;画“小蝌蚪”就做表演游戏《小蝌蚪找妈妈》;画“小树叶”就做体育游戏《大风和树叶》等等,幼儿都得到大胆自信的情感体验。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孩子们感到是在游戏,没有压力,没有任务,自始至终都很轻松、快乐,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绘画基本技能,而且对绘画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教师指导绘画时应注意语言的游戏性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美术活动中,不可能象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如在棉签画《可爱的斑点狗》中,在画“斑点狗身上的斑点”时,为解决活动的重难点,我编了简单的儿歌“点,点,点到耳朵上;点,点,点到身体上;点,点,点到尾巴上,点到大腿上,点到尾巴上,全身上下都点到。”幼儿在儿歌的提醒下表现得很投入,在不知不觉中,就给小狗穿上一件漂亮的斑点衣服,并注意画面整洁。又如小班幼儿绘画时经常会一支彩笔用到底,不知道调换颜色进行绘画,我就对孩子们说:“红色笔宝宝表演累了,要回家休息了,现在该轮到绿色笔宝宝上台表演节目了”等等。游戏化的指导语言让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美术技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满足。三、游戏化的互动评价,让幼儿获得成功、快乐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