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高效(节能)、规模为特征的专业化生产;流程布局“紧凑化”;通常用于生产批量较大的中、低合金钢以及奥氏体类不锈钢等棒线材。2)“连铸—连轧”加“部分模铸—锻造开坯”或“部分模铸—初轧/锻造开坯”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其特点为:具有上述“全连铸为中心”生产模式的优点,保留部分模铸,以生产部分尚不能连铸的产品,可以生产大批量产品,又可以生产多品种、小批量、难变形的高合金钢,还可生产锻材及锻件;对于采用初轧、锻造开坯生产模式的特钢企业,目的是利用原有初轧机生产部分暂时难以连铸的钢种。3)“模铸—锻造开坯”生产模式。其特点为:规模小,一般在20万t以下;品种单一,主要生产难变形、高压缩比的高合金钢;全模铸,生产连铸不能生产或质量难以保证的产品,具有生产钢种多样性和灵活性等优点。3.国外特殊钢未来发展展望近年来,国际特殊钢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特殊钢用户对钢材的利用率、成品率以及性能、使用寿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特殊钢企业还面临着降低成本、资源有效利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诸多压力,特别是对高质量的、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出现以下几方面主要发展趋势:转炉生产特殊钢。国外先进钢铁生产国大量采用转炉生产特殊钢,其中日本转炉生产的特殊钢量虽然只占转炉钢总产量的16%-18%,却占特殊钢总产量的80%,对电炉钢生产企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其他国家中如德国的蒂森公司和韩国的浦项钢铁公司等都在不断扩大转炉生产特殊钢的比例。转炉采用金属杂质含量低的铁水作为原料,脱碳效果好,适于生产低碳及超低碳、低氮和低金属杂质钢种。随着转炉技术的进步、铁水预处理及二次精炼技术的采用,以及转炉冶炼的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转炉冶炼特殊钢的比例越来越大,转炉流程在特殊钢的生产领域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对用量大、适于连铸钢种的生产领域,如不锈钢、冷轧硅钢、轴承钢、弹簧钢等生产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