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西科幻的差异及思考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x  |  页数:2 |  大小:17KB

文档介绍
得他们的想象有了更大的空间。科幻文学生成的一个重要基质就是想象,中国多年的封闭统治和儒家思想的钳制,大大限制了中国人对自然、宇宙、科学的想象,这也是科幻题材未曾生根于此的重要原因。科幻小说是表现科学对人类影响的作品,布莱特纳认为:“科幻是以科学以及由此产生的技术对人类影响所作理性推断为基础的小说。”而中国科技发展深受封建制度和传统观念的束缚迟滞不前。首先是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中国是一个政治倾向很强烈的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健全和巩固始终是最重要的事,仕途是最光明的人生道路,各种与军国重务无关的学问被视为“无用之辨,不急之察”,被“弃而不治”(《苟子》)。科幻小说是一种独特的小类型,它的产生与发展都需要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每一处空间的科学意识与氛围。遗憾的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与这种科学意识和氛围不兼容。无论是中国人民所欣赏的老庄哲学还是他们所接受的儒家学说,对自然对社会都缺乏强有力的质疑的力量,时时处处追求“天人和一”,“物我无间”的和谐境界。如果说在质疑中,肯定的是人的理性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那么在和谐中则强调的是人的顺应的能力、协调的能力。“并不是追求新的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史为鉴”是中国人所推崇的思维方式,他们相信从历史中可以获得更好的知识和经验,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一来,就使得中国人虽对自然对社会有着深切而独特的感受,却始终未能从直觉感悟径直走向以观察、实验和理性推理为特征的科学思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独特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独立性的表现,我们不能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优劣妄加评价,也不能以此估量不同文学题材的价值高低。但透视文学创作背后的文化根源会让13益国际化的中国反思一些阻碍我们社会向前发展的非能动因素、集体无意识因素,重新审视我们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不同,势必影响到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进程。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