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顾客要配戴一副合适的眼镜,从镜片和镜架出厂到顾客使用,还要经过验光、加工,调校、复查等环节。因此,眼镜的销售完全是个性化的服务。在标准的技术条件下,验光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复杂疑难病例约两个小时左右。一般情况下初步估算,验光费用约50~100元,加工费用约25~30元。但是好的镜片加工工序多,时间成本也上升。批量生产的镜片,近视在1000度以内,散光在200度以内,超过这个范围的,眼镜镜片需要定做,加工时间要在3天至1周时间。特殊需要的甚至需到国外去加工。由于验光和加工都是较为复杂的技术工作,因此,体现的价值需要进一步计算(验光的费用在美国约30~50美元,在香港约200~700港元),而国内一般以免费验光、免费加工作为吸引顾客的卖点,其价值被隐蔽起来了。对于规范的连锁店来讲,隐形类毛利率约30%,镜架、镜片毛利率50%左右,这样高的利润率部分原因在于验光和加工费用混在价格里面。假定商家的毛利率能够维持在50%左右。摊分运营成本后,其费用结构大约如下:租金占营业额的14%~16%,人力成本约13%~14%,市场营销费用约6%~8%,固定资产折旧3%,17%的增殖税,50×17%=%,其他费用2%,包括配送、废品率等。以上的费用合计在%~%之间。在景气的情况下,净利率低至%,不景气的情况下,甚至亏损。眼镜行业既不是政策保护行业,也不是垄断行业;它是在市场条件下,正常发展的行业。通过竞争,商家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了。说它是暴利行业,它没有暴利的基础,找不到可以将眼镜行业成就为暴利的理由;眼镜零售店所有开销和销售利润都体现在商品上,消费者对眼镜店的许多开销有所不知,对眼镜产品的劳动力附加值、技术附加值、销售附加值、设计附加值和名牌附加值等不够了解。有的消费者简单地把他们了解的镜架、镜片的出厂价与成镜的零售价相比较,由此得出眼镜暴利的结论,这是不合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