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全光采样基础研究-光学工程专业论文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docx  |  页数:78 |  大小:2046KB

文档介绍
本原理,描述了长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绝缘性光纤的结构和材料特性[1]。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三明科研人员瑞尔、卡普隆和凯克成功地研制出传输损耗每千米只有20分贝的光纤,开创了光纤通信的新篇章,是的通信光纤研究跃进了一大步。1970年激光器和低损耗光纤这两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是光纤通信开始从理想变成了可能,这立刻引起了各国电信科研人员的重视,他们竞相进行研究和实验。1974年,美国贝尔研究所发明了低损耗光纤制作法-CVD法(汽相沉积法),是光纤损耗降低到每公里1分贝。1977年,贝尔研究所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给付同时研制成功寿命100万小时(实用10年左右)的半导体激光器。从而有了真正实用的激光器。1976年,美国在亚特兰大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现场实验,系统采用GaAlAs激光器作为光源,多模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速率为44.7Mb/s,传输距离约10km。1980年,美国标准化FT-3光纤通信系统投入商用。速率为44.7Mb/s。1976年和1978年,日本先和进行了速率为34Mb/s,传输距离为64km的突变型多模光纤通信系统,以及速率为100Mb/s的渐变型多磨光纤通信系统的试验。1983年,日本铺设了贯穿国土南北的光缆干线,全长3400km,初期传输速率为400Mb/s,后扩充为1.6Gb/s。1988年,由美、日、法发起的第一条横跨大西洋TAT-8海底光缆建成,全长6400km。1989年第一条横跨太平洋TPC-3/HAW-4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建成,全长13200km。从此,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建设得到全面开展,促进了全球通信网络的发展[2,3]。1.1.2全光采样在光通信中的应用及国内外发展1.1.2.1全光采样的应用光纤通信系统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相比于模拟光纤通信系统有更多的优势,也更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通信能力和通2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