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于是我在网上找了一段蚕宝宝的视频,播放给孩子们看,了解了蚕宝宝的知识,如蚕宝宝的生命只有短短2个月,它需要充足的桑叶、湿润的空气等等,它会结茧,然后破茧成娥,孩子们看的十分认真。接下来几天,孩子们天天去看蚕宝宝,交流的话题也不断地深入下去:“蚕宝宝身上为什么会有一粒粒黑点?”、“蚕宝宝会翻跟斗、会抬头、会弯腰”、“蚕宝宝也要睡觉吗?”、“它的尾巴后面怎么会有一根小刺?”、“蚕宝宝在我手上爬的时候感觉痒痒的”、“蚕宝宝蜕皮了呀,蜕下的皮怎么象小鱼啊?”、“这条蚕宝宝长得好大,我给它取个名字叫胖胖”、“盒子里有许多黑黑的是什么?”……孩子们十分关注蚕宝宝的成长,并时常带来桑叶喂养蚕宝宝。案例反思: 1、在孩子们第一次看到蚕宝宝时,我发现班中的孩子都不认识蚕宝宝,在接触过程中较多孩子不敢抚摸蚕宝宝,而有几个孩子又显得力度过重。所以老师每次和幼儿一起观察时总是有意和蚕宝宝来些“亲密接触”,我首先自己去摸摸碰碰蚕宝宝,并鼓励孩子们去试一试、摸一摸、捉一捉。逐渐地,孩子们觉得蚕宝宝好可爱,不会咬人,不会乱“跑”,大家都愿意和蚕宝宝玩一玩,愿意小心翼翼地去保护它。 2、老师应捕捉到孩子们每一个主动学习的契机,及时地加以展开、深化和引导。例如当有的孩子采来不同的桑叶时,我就带领孩子们认识桑叶。从观察桑叶,清洗桑叶的过程中,他们区别了桑叶与其他树叶的不同,知道了桑叶有股清香味,他们仔细分辨了桑叶的特点,还特意选出一些嫩桑叶来给蚕宝宝吃。 3、孩子们每次观察中总会有许多充满童趣的话语和疑惑。有的疑惑由同伴解决了,有的疑惑由老师做出解释,有的疑惑大家一起找资料解决,还有的疑惑留待在以后的持续观察中解决。在此过程中,孩子们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乐于发现。这次观察蚕宝宝的活动,孩子们既了解了蚕的生命周期,又收获了蚕宝宝带来的快乐,在孩子们的童年中留下了最美好、最难忘的回忆。锡北镇东房桥幼儿园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