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将印刷技术史从思想史、文化史中分离出来单独研究,侧重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梳理印刷文化的价值。总体史观和跨学科研究方法是年鉴学派史学范式的重要特征,而费夫贺乃法国年鉴学派的大师,曾与布洛克共同创办年鉴学派的核心刊物,其与马尔坦合著的《印刷书的诞生》被称为西方印刷文化史研究的滥觞之作。年鉴学派的相关理论自然而然地被广泛运用其中,他们以书籍为中心,把书籍印刷及其相关环节中的一切复杂关系理解为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历史,而不是各种历史事实的简单拼凑或堆砌;他们重视“印刷的固化作用”,认为“印刷书能够给予印出来的文字和思想以牢固、经久的形式,能够通过大量发行在页面上的文字组织形式一致的相同拷贝来传播这一客观化了的语言实体”。认为印刷品可增强社会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是“想象的共同体”、“民族认同”和“地区认同”等的重要载体。由此,他们将印刷文化史研究作为践行总体史观和跨学科研究范式的重要领域。在总体史观之外,也有不同的研究视角,有些学者认为印刷术的变革对于近代欧洲而言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件,需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研究。爱森斯坦认为“机器印刷必须被分离出来单独研究,且被当作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印刷术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因为它产生了特别的影响”,包括“改变了资料搜集、储存和检索的方法,并改变了欧洲学界的交流网络”。由于印刷术的革新,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书籍大量增加,改变了读者对待书籍的态度,扩大了知识的传播。从宏观层面上看,应该重构古登堡印刷术前后的历史,探索知识分子与印刷所、印刷商的关系,分析书籍生产与贸易如何成为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书籍审查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问题。从微观层面上看,需要深化“对早期印刷机的投资研究,各地区书籍销售的情况研究;对熟练排字工人劳动条件和社会骚动的研究;对小单张、宣传和新闻的研究;对专业作家、赞助人和公众的研究;对阅读社会学和文学社会学的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