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形成“政府+科研+推广+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Р4.杂粮品牌建设和提升工程Р构建“企业主体、政府引导、专家指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杂粮产品品牌建设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政府的推动作用、专家的指导作用和媒体的传播作用,打造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山东杂粮品牌。对重点企业和品牌产品给予重点培育、重点扶持,鼓励已有品牌资源扩张和延伸,促进规模基地早出名牌。Р5.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程Р增加科研投资,明确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地位,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重大业科学技术研究,强化技术集成配套改善杂粮产业科研条件,调整优化科研布Р局,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机制,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加快杂粮新品种新技术转化应用。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大力推动精准作业、智能控制、远程诊断、遥感监测、灾害预警、地理信息服务及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杂粮产业链中的应用。Р(二)工作重点Р1.集成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Р根据杂粮作物的生产特点,研究集成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机械化精播、收获技术,减少耕作次数、间苗定苗、中耕锄草等操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率。同时,遵循高产高效生态环保原则,建立健全绿色标准化生产体系, 规范杂粮生产,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从生产环节着手,建立有效的化肥、农药监控体系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体系,制订生产经营标准和操作规程,形成从优良品种开发、标准化生产、收购加工到销售的良性循环。Р2.现代科技组织体系建设Р建成“科研机构—良种企业—推广部门—农户—加工企业”相结合的完整产业链,从生产到加工紧密结合。形成“首席—专家—试验站—农户”立体化的服务绿色通道,第一时间把新品种、新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同时通过种植大户、合作社、综合试验站快速、准确地把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到专家手中。建立“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农业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