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都应有成本控制的主动意识,积极参与项目的成本控制;另外,还应该进行项目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全方位的成本管理。Р关于目标成本法,被称之为管理学方面的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F.Drucker) 在企业的五大致命过失(Five deadly business sins)的文章中提及,企业的第三个致命的过失是因为,制定的价格会受到成本的驱动(cost-driven pricing)。大多数的美国公司和近乎全部的欧洲公司,均是通过成本再加上利润率来决定产品的价格。然而, 他们才把产品推向市场,就不得不进行价格的削减,重新设计那些昂贵的产品,还要承担损失,而且,他们常常会因为价格的不正确,就不得已而放弃一个好的产品。产品的开发应立足于市场愿意支付的价格,在这个前提下,这就必须对竞争者的产品的上市价格做出假设,然后再进行公司产品价格的制定。由于制定价格受到成本驱动的这种老旧的思考模式,已让美国的民生电子业不存在:另外,日本的丰田和日产汽车集团就是运用了价格引导成本(price-driven costing)的模式把德国的豪华系列轿车挤出美国的市场。Р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英国的学者肯尼斯•西蒙兹提出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主要以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地位作为视角来进行管理会计的研究,不过只是针对理论层面进行了成本控制的探讨。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的两本书中对战略成本管理做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成本分析的一般方法。Р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日本成本控制研究的理论界和企业界提出非常有代表性意义的战略成本的控制模式——成本企划,也被称之为日本的成本管理模式。它是从事物的初始点开始,通过全面和彻底的分析,以减少或消除非增值活动,使达到最低的成本,这是一种“源流”的管理。Р由此可知,国外对于项目的成本控制理论研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尤其是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