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逐渐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只有短短三十多年的历史。源于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阶段,企业的管理者、员工对风险的认识较少甚至没有,企业的一切风险均由国家承担。1978 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这一政策后,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风险随之而来。企业在做经济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收益,回报,更要考虑风险。因此,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分析步入探索阶段。Р(1)理论研究动态Р1989 年,北京商学院的刘恩禄、汤谷良[8]二人发表《论财务风险管理》一文,首次系统阐述了财务风险的定义及其存在客观原因、财务风险的特征以及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的步骤和方法。同时,两人运用费希尔线性判定法提出一个预测企业财务风险的数量模型。1994 年 4 月,向德伟博士在《会计研究》上发表了《论财务风险》一文, 按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把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类,深入分析了四类财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方法。[9]中国财务学界对财务风险包含的具体内容达成共识。2001 年,周文斌[10]认为,财务风险划分为内部财务风险、外部财务风险。内部财务风险具有可控性,可采取相关措施规避与防范财务风险。而外部财务风险只有加强企业管理,采取动态系统的方法规避、转移。2012 年, 黄婉婷[11]用财务报表分析法对国内某典型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公司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内部控制和金融工程相关理论,提出了四种解决对策。与此同时,有关不同行业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以及借鉴国外财务风险分析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章不断问世。Р(2)实证研究动态在实证研究方面,我国学者陆续借鉴国外实证研究模型,如:Z-score 模型、单Р变量模型、多远预测模型,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财务风险研究。1996 年, 周首华、杨济华、王平[12]在 Z-score 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改进,建立了区别于传Р6